【倾巢之下安有完卵意思】“倾巢之下,安有完卵”是一句出自《后汉书·王允传》的成语,意思是:如果鸟巢被倾覆了,那么里面的小鸟蛋还能完好无损吗?比喻在整体遭遇毁灭或严重破坏的情况下,个体也难以幸免。这句话常用来形容在大环境崩溃时,个人或小团体也无法独善其身。
一、成语含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倾巢之下,安有完卵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允传》 |
字面意思 | 鸟巢倾覆,卵(蛋)怎能完好? |
比喻意义 | 整体受损,个体也难保全 |
使用场景 | 用于强调整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,常用于政治、社会、企业等场合 |
二、成语解析
“倾巢之下,安有完卵”最早见于东汉时期的历史文献中,原意是形容一个家族或群体一旦遭遇重大变故,其中的成员也难以幸免。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普遍的哲理表达,强调的是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的道理。
例如,在政治斗争中,如果一个政权倒台,那么与其相关的官员、党羽往往也会受到牵连;在企业经营中,如果公司面临破产,员工的岗位和利益也会受到影响。
三、实际应用举例
场景 | 应用例子 |
政治 | 某个政党被取缔,其成员往往也被追究责任 |
企业 | 公司资金链断裂,员工工资无法发放 |
社会 | 灾难发生后,整个社区的居民都受到影响 |
家庭 | 家庭经济崩溃,子女教育受牵连 |
四、延伸思考
这句成语提醒我们,在面对重大变革或危机时,不应只关注自身利益,而应关注整体的稳定与发展。同时,也反映出一种“命运共同体”的思想——个体的命运往往与整体息息相关。
五、总结
“倾巢之下,安有完卵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。它告诉我们:在面对大环境的变化时,没有人能够真正置身事外。因此,无论是个人、组织还是国家,都应该注重整体的稳定与安全,才能更好地保障自身的利益和发展。
如需进一步探讨该成语在现代管理、政治、文学中的运用,欢迎继续提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