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暂列金额和暂估价的区别】在工程造价管理中,“暂列金额”和“暂估价”是两个常被混淆的概念,虽然它们都属于工程预算中的预留费用,但各自的作用、适用范围以及管理方式存在明显差异。本文将从定义、用途、计取方式、使用条件等方面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。
一、定义不同
| 项目 | 暂列金额 | 暂估价 |
| 定义 | 是指在招标阶段,招标人根据工程特点预留的、用于支付可能发生的不可预见费用的金额。 | 是指在招标阶段,招标人对某些尚未确定价格的材料、设备或专业工程所估算的价格。 |
二、用途不同
| 项目 | 暂列金额 | 暂估价 |
| 用途 | 用于应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可预见费用,如设计变更、额外工作等。 | 用于支付尚未明确价格的材料、设备或专业工程,如暂定品牌、规格的设备或部分分包工程。 |
三、计取方式不同
| 项目 | 暂列金额 | 暂估价 |
| 计取方式 | 一般按工程总造价的一定比例(如1%~3%)计提。 | 通常由招标人根据市场行情或参考价进行合理估算。 |
四、使用条件不同
| 项目 | 暂列金额 | 暂估价 |
| 使用条件 | 需要经过审批后方可使用,且不得用于支付合同约定以外的费用。 | 在中标后,若实际价格与暂估价不符,可据实调整,但需经相关方确认。 |
五、管理责任不同
| 项目 | 暂列金额 | 暂估价 |
| 管理责任 | 由招标人负责管理和使用,属于建设单位的可控资金。 | 由招标人初步设定,中标后由承包人执行,具有一定的灵活性。 |
六、结算方式不同
| 项目 | 暂列金额 | 暂估价 |
| 结算方式 | 实际发生后按实结算,但需符合合同约定。 | 若实际价格高于暂估价,差额部分由发包人承担;若低于,则按实际结算。 |
总结
暂列金额和暂估价虽然都是工程预算中常见的预留费用,但它们在定义、用途、计取方式、使用条件、管理责任和结算方式上都有显著区别。正确理解和区分这两个概念,有助于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准确性,避免因理解偏差导致的资金浪费或纠纷。
建议在实际操作中,结合项目具体情况,合理设置暂列金额和暂估价,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条款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