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蒹葭苍苍解释】《蒹葭》是《诗经·秦风》中的一篇经典诗歌,全诗以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”开篇,描绘了一幅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象,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爱情的追求与向往。诗中“蒹葭苍苍”一句,不仅是全诗的起兴之句,也象征着一种朦胧、遥远、难以触及的情感状态。
一、原文内容
> 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
> 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
> 溯洄从之,道阻且长。
> 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央。
二、字词解释
词语 | 解释 | 说明 |
蒹葭 | 水边的芦苇 | 常见于水边,象征柔美与孤寂 |
苍苍 | 青绿色,茂盛的样子 | 描写芦苇的茂密与自然景象 |
白露 | 晨露 | 表示时间的推移与季节的变化 |
为霜 | 变成霜 | 体现清晨的寒冷与环境的清冷 |
伊人 | 那个人,指心上人 | 表达诗人所思念的对象 |
在水一方 | 在水的另一边 | 象征距离的遥远与情感的不可及 |
溯洄 | 逆流而上 | 表示努力追寻却困难重重 |
道阻且长 | 路途艰难且漫长 | 强调追求的不易 |
溯游 | 顺流而下 | 表示尝试另一种方式追寻 |
宛在水中央 | 好像在水的中央 | 表现对象的虚幻与难以接近 |
三、整体含义总结
“蒹葭苍苍”出自《诗经》,通过描写秋日水边的芦苇和晨露,营造出一种清冷、朦胧的意境。诗中“伊人”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理想或爱情,虽近在眼前,却始终无法真正触及。这种“可望而不可即”的情感,正是全诗的核心主题。
该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表达了人们在面对美好事物时那种既渴望又无奈的心情,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力。
四、总结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诗篇 | 《蒹葭》(《诗经·秦风》) |
出处 | 《诗经》 |
作者 | 不详(古代民歌) |
主题 | 对理想爱情的追求与遥不可及的感伤 |
核心意象 | 蒹葭、白露、水、伊人 |
情感基调 | 清冷、朦胧、惆怅 |
艺术特色 | 简洁含蓄,意境深远 |
文化意义 | 代表古典文学中“可望不可即”的情感表达 |
如需进一步探讨《蒹葭》的文学背景或与其他诗篇的比较,欢迎继续提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