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梁甫行原文及翻译】《梁甫行》是三国时期诸葛亮所作的一首诗,原为《梁父吟》,后人常将其与《梁甫行》混为一谈。此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局动荡、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,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政治理想的追求。
以下是对《梁甫行》原文及其翻译的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,便于理解与查阅。
一、原文与翻译总结
《梁甫行》是一首古体诗,语言质朴,情感深沉,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向往。全诗共八句,内容围绕“梁甫”这一地名展开,借景抒情,寓意深远。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原文 | 翻译 |
梁甫行,荆楚多悲风 | 《梁甫行》啊,《梁甫》的歌声在荆楚地区充满悲凉的风声。 |
野火焚残垒,寒烟锁旧宫 | 野外的火焚烧着残破的堡垒,寒冷的烟雾笼罩着古老的宫殿。 |
荆轲刺秦日,张良椎击中 | 当荆轲刺杀秦王的时候,张良曾用铁锤击打秦始皇。 |
千年犹未已,谁与问英雄 | 千年过去了,这种豪气仍未停止,谁能来问一问这些英雄? |
天下有大义,匹夫不可轻 | 天下有正义之事,普通百姓也不可轻视。 |
愿得长如此,不辞风雨程 | 希望能永远这样,不怕风雨的行程。 |
君不见,汉家陵阙,尽作荒台 | 你没看见,汉朝的帝王陵墓,如今都成了荒废的台基。 |
风吹草木黄,月照山河冷 | 风吹动草木变黄,月光照耀山河显得冷清。 |
三、内容简要分析
《梁甫行》虽然篇幅不长,但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现实的无奈。诗中提到的荆轲、张良等历史人物,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侠士和谋士,他们代表了古代士人的理想与抱负。而“天下有大义,匹夫不可轻”则体现了诗人对平民力量的认可,强调即使普通人也有其价值。
此外,诗中也流露出一种对历史变迁的感慨,如“汉家陵阙,尽作荒台”,表现出对兴衰更替的深刻思考。
四、结语
《梁甫行》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,更是一面反映时代精神的镜子。它通过历史典故与自然景象的结合,传达出诗人对理想、正义与人生的深刻理解。对于研究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以及古诗词艺术,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