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曹刿论战原文】《曹刿论战》是《左传》中的一篇著名文章,讲述了春秋时期齐鲁两国在长勺之战中,曹刿协助鲁庄公战胜齐国的故事。文章通过对话形式,展现了曹刿的远见卓识和军事智慧,同时也反映了“以民为本”的治国理念。
一、文章
《曹刿论战》出自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,主要叙述了以下几点:
- 背景:齐国出兵攻打鲁国,鲁庄公准备迎战。
- 人物:曹刿(平民出身,有政治见解)与鲁庄公进行对话。
- 核心观点:战争胜负的关键在于民心向背,而非兵力强弱。
- 战术思想:主张“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”,强调把握战机。
- 结果:鲁国以弱胜强,取得胜利。
二、文章结构与重点内容对比表
内容类别 | 具体内容 |
出处 | 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 |
作者 | 左丘明(相传) |
时间 | 春秋时期(公元前684年) |
地点 | 长勺(今山东莱芜一带) |
主要人物 | 曹刿、鲁庄公、齐桓公 |
事件 | 齐鲁长勺之战 |
核心思想 | 民心为本,审时度势,把握战机 |
关键语句 | “肉食者鄙,未能远谋”、“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” |
战争策略 | 前期备战不急,待敌军士气衰退后出击 |
历史意义 | 展现古代军事智慧,强调人民力量的重要性 |
三、原文节选(部分)
> 曹刿曰:“肉食者鄙,未能远谋。”乃入见。问:“何以战?”公曰:“衣食所安,弗敢专也,必以分人。”对曰:“小惠未遍,民弗从也。”公曰:“牺牲玉帛,弗敢加也,必以信。”对曰:“小信未孚,神弗福也。”公曰:“小大之狱,虽不能察,必以情。”对曰:“忠之属也。可以一战。战则请从。”
>
> 公与之乘。战于长勺。公将鼓之。刿曰:“未可。”齐人三鼓。刿曰:“可矣。”齐师败绩。公将驰之。刿曰:“未可。”下视其辙,登轼而望之,曰:“可矣。”遂逐齐师。
四、总结
《曹刿论战》不仅是一篇描写战争过程的文章,更是一部体现政治智慧和军事思想的经典。它强调了领导者应听取民众意见,注重实际,避免盲目自信。同时,也展示了曹刿作为一位平民政治家的远见与胆识。
这篇文章至今仍被广泛引用,作为研究古代战略思维的重要文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