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烈火焚烧若等闲的出处】一、
“烈火焚烧若等闲”出自明代诗人于谦的《石灰吟》。这首诗通过描写石灰的制作过程,表达了作者坚贞不屈、清白正直的高尚情操。诗句“烈火焚烧若等闲”形象地描绘了石灰在高温下被烧制的过程,而“粉骨碎身浑不怕”则表现了诗人面对艰难险阻时的坚定信念。
为了更清晰地展示这一信息,以下将从出处、作者、诗句含义、诗歌背景等方面进行整理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。
二、表格展示
| 项目 | 内容 |
| 诗句 | 烈火焚烧若等闲 |
| 出处 | 《石灰吟》 |
| 作者 | 于谦(明代) |
| 诗体 | 七言绝句 |
| 创作背景 | 于谦为官清廉,曾参与北京保卫战,诗中借石灰自喻,表达自己不畏艰险、坚守节操的志向。 |
| 诗句含义 | “烈火焚烧若等闲”意指即使在烈火中焚烧,也如同平常一般从容不迫,象征坚强不屈的精神。 |
| 全诗内容 | 千锤万凿出深山, 烈火焚烧若等闲。 粉骨碎身浑不怕, 要留清白在人间。 |
| 诗歌主题 | 借物抒怀,表达高洁人格与坚定意志。 |
| 文学价值 | 被广泛传诵,成为励志与品德教育的经典之作。 |
三、结语
“烈火焚烧若等闲”不仅是一句生动的诗句,更是古人精神风貌的写照。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坚韧、清白、忠诚的追求。通过了解这句诗的出处和内涵,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,也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