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了却君王天下事,赢得生前身后】“了却君王天下事,赢得生前身后名”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《破阵子·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》。这句词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、对功业成就的渴望,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壮志未酬的悲凉与无奈。
一、
该词是辛弃疾在晚年所作,虽已年迈,仍心系国家安危,渴望能有机会为国效力。他通过回忆昔日战场上的豪情壮志,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。“了却君王天下事”表明了他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责任感;“赢得生前身后名”则体现了他对个人功名的追求,希望能在生前和死后都留下美名。
然而,现实却让他无法实现理想,只能在词中寄托情怀。这种情感的表达,使这首词成为辛弃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,也反映了当时许多有志之士的共同心声。
二、关键信息对比表
项目 | 内容 |
词名 | 《破阵子·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》 |
作者 | 辛弃疾(南宋) |
出处 | 《稼轩词》 |
创作背景 | 晚年时期,壮志未酬,借词抒怀 |
核心思想 | 表达对国家的责任感和对功名的渴望 |
情感基调 | 壮志未酬的悲凉与无奈 |
艺术特色 | 意象雄浑,情感真挚,语言简练 |
历史评价 | 被视为辛弃疾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|
三、延伸思考
“了却君王天下事”不仅是对国家的责任,更是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体现。在古代,士大夫阶层普遍有着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”的抱负,而辛弃疾正是这一精神的典型代表。他的词作不仅仅是文学作品,更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。
“赢得生前身后名”则反映了古人对于名誉的重视。在古代社会,一个人的名声往往与其功绩紧密相连,甚至影响家族声誉。因此,辛弃疾在这句话中不仅表达了对个人成就的追求,也隐含了对历史评价的期待。
四、结语
“了却君王天下事,赢得生前身后名”是一句充满理想与抱负的诗句,它既展现了辛弃疾的爱国情怀,也揭示了古代文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。虽然时光流转,但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我们深思与传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