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全诗和译文】《流水落花春去也,天上人间》是唐代词人李煜的代表作之一,原题为《浪淘沙令·帘外雨潺潺》,是一首抒发亡国之痛与人生无常的千古绝唱。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凋零与人生的短暂,情感深沉,意境悠远。
一、诗歌原文
> 《浪淘沙令·帘外雨潺潺》
> 帘外雨潺潺,春意阑珊。罗衾不耐五更寒。梦里不知身是客,一晌贪欢。
> 独自莫凭栏,无限江山,别时容易见时难。流水落花春去也,天上人间。
二、诗歌赏析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作者 | 李煜(南唐后主) |
朝代 | 唐代(南唐) |
体裁 | 词(《浪淘沙令》) |
主题 | 亡国之痛、人生无常、春光易逝 |
情感基调 | 悲凉、哀婉、感慨 |
艺术特色 | 语言凝练、意境深远、情景交融 |
名句 | “流水落花春去也,天上人间” |
三、译文解析
- “帘外雨潺潺,春意阑珊”:帘外细雨不断,春天的气息渐渐消退。
- “罗衾不耐五更寒”:被褥抵挡不住深夜的寒冷。
- “梦里不知身是客,一晌贪欢”:在梦中忘记了自己是异乡的囚徒,短暂地享受片刻的欢愉。
- “独自莫凭栏,无限江山”:独自一人不要倚靠栏杆远望,那无尽的山河让人愁肠百结。
- “别时容易见时难”:离别时很容易,再相见却很难。
- “流水落花春去也,天上人间”:春水东流,落花随波逐流,春天已经过去,一切仿佛都已归于虚无,如同天上与人间的隔阂。
四、总结
《流水落花春去也,天上人间》不仅是李煜个人命运的写照,更是对生命、时间与历史的深刻反思。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,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。其语言虽简,却意境深远,令人回味无穷。
此词在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,被誉为“千古绝唱”,至今仍被广泛传诵与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