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陆龟蒙生平简介】陆龟蒙(约公元834年-约882年),字鲁望,号天随子,晚唐著名文学家、诗人、农学家。他是唐代晚期最具代表性的隐逸文人之一,其作品风格清新自然,内容多反映田园生活与隐居情趣。他不仅在诗文创作上有较高成就,还对农业技术有深入研究,著有《耒耜经》,是中国古代农业史上重要的文献之一。
陆龟蒙一生经历坎坷,仕途不顺,最终选择归隐江湖,过着淡泊名利的生活。他的思想深受道家影响,主张顺应自然,追求精神上的自由。尽管他在当时并未得到广泛认可,但后世对其评价极高,尤其在文学和农业方面的影响深远。
陆龟蒙生平简要总结
| 项目 | 内容 |
| 姓名 | 陆龟蒙 |
| 字 | 鲁望 |
| 号 | 天随子 |
| 出生年份 | 约公元834年 |
| 去世年份 | 约公元882年 |
| 所处朝代 | 晚唐 |
| 籍贯 | 今江苏吴县(今苏州) |
| 身份 | 文学家、诗人、农学家 |
| 主要作品 | 《笠泽丛书》《耒耜经》《甫里集》等 |
| 思想倾向 | 道家思想,隐逸之志 |
| 生活方式 | 隐居江湖,注重田园生活 |
| 历史评价 | 后世尊为“隐逸诗人”“农学先驱” |
陆龟蒙的诗歌以描写自然、田园生活为主,语言质朴,情感真挚,如《野庙碑》《秋日遣怀》等均是其代表作。他虽未步入仕途,却以自身的精神追求和文学成就,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。他的《耒耜经》详细记录了唐代农具的种类与使用方法,为后世研究古代农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。陆龟蒙的一生,是文人风骨与隐士情怀的完美结合,值得后人敬仰与学习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