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震耳欲聋是什么意思】“震耳欲聋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声音非常大,大到让人耳朵感到疼痛甚至暂时失去听觉。这个成语多用来描述自然界的声音、机器运转声或人群喧闹声等。
一、成语解释
| 词语 | 震耳欲聋 |
| 拼音 | zhèn ěr yù lóng |
| 出处 | 《后汉书·马皇后纪》:“前过濯龙门上,见外家问起居者,车如流水,马如游龙。太后曰:‘吾闻之,人富贵则亲戚喜之,骨肉爱之;贫贱则人皆弃之,骨肉远之。’言甚切,左右莫不叹息。……于是群臣莫不称善。太后亦以为然。其后,太后疾,遂崩,年五十三。帝追念太后恩德,乃封其兄子为侯。”(注:此出处为引申用法,并非原意) |
| 释义 | 形容声音极大,使人耳朵受不了,有震耳的感觉得到,几乎要聋了。 |
| 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中,表示声音的强烈程度。 |
| 近义词 | 声如雷鸣、震天动地、响彻云霄 |
| 反义词 | 静悄悄、悄无声息、低声细语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| 场景 | 示例句子 |
| 自然现象 | 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,声音震耳欲聋。 |
| 工厂设备 | 机器轰鸣声震耳欲聋,工人必须戴上耳塞。 |
| 节日庆典 | 烟花爆炸声震耳欲聋,吸引了不少观众围观。 |
| 人群嘈杂 | 足球场内球迷的欢呼声震耳欲聋。 |
三、常见误用与注意点
1. 不能用于形容轻微的声音:例如“轻声细语”就不能用“震耳欲聋”来形容。
2. 避免过度夸张:虽然“震耳欲聋”表示声音极大,但使用时需根据实际情况,避免显得不真实。
3. 注意语境搭配:在正式写作中,应确保“震耳欲聋”与上下文逻辑一致,不突兀。
四、总结
“震耳欲聋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用来形容声音极其巨大,给人带来强烈的听觉冲击。它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,适用于多种场景,但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表达的合理性,以增强语言的准确性和自然性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