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求皓首穷经 的解释】“皓首穷经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皓首而穷经。”原意是指年岁已高,仍致力于研读经典。后来,这个成语被引申为形容人一生都在钻研经典文献,专心致志,不辞辛劳。
在现代语境中,“皓首穷经”常用来形容那些对学术研究、文化传承或传统典籍有深厚兴趣和执着追求的人。它不仅强调了学习的持久性,也体现了对知识的敬畏与专注。
一、词语解析
词语 | 解释 |
皓首 | 指白发,比喻年老。 |
穷经 | 研究经典文献,深入探究经书内容。 |
成语整体含义 | 形容年老仍勤奋学习、专心研究经典。 |
二、出处与演变
内容 | 解释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皓首而穷经。” |
原意 | 年老仍致力于研读经典。 |
引申义 | 表示对学问的执着追求,强调终身学习的精神。 |
三、使用场景
场景 | 应用举例 |
学术领域 | 赞扬学者一生致力于古籍研究。 |
文化传承 | 描述传统文化守护者的奉献精神。 |
个人品质 | 表达对坚持学习、不断进取的态度。 |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词语 |
近义词 | 孜孜不倦、学而不厌、勤学不辍 |
反义词 | 浅尝辄止、半途而废、懒惰懈怠 |
五、总结
“皓首穷经”不仅是对古人治学态度的赞美,也是对现代人持续学习精神的一种鼓励。它强调的是:无论年龄大小,只要对知识怀有敬畏之心,持之以恒地探索与积累,就能在学问的道路上走得更远。
这一成语提醒我们,真正的学问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就的,而是需要一生的坚持与努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