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,有一段关于一袋干粮的小故事,流传至今,让人感动不已。
那是1936年,红军长征途中,队伍行进在川西的山岭之间。天寒地冻,粮食紧缺,战士们靠着一点干粮和野菜艰难前行。有一天,一位年轻的战士小李,在行军途中发现了一个被遗落的包裹,里面是一袋干粮,看起来是当地百姓留给红军的。
小李本想把这袋干粮带回队伍,但当他看到队伍中还有更需要的人——一个年仅十岁的红军小通讯员,已经饿得脸色发青,连走路都摇摇晃晃。他没有犹豫,把干粮悄悄送给了那个孩子。
几天后,小李自己却因为饥饿而晕倒了。战友们发现后,急忙把他扶起来,问他是不是身体不舒服。他只是笑了笑,说:“没事,我还能走。”
后来,这个小通讯员在一次任务中负了伤,正是那袋干粮救了他的命。多年以后,他成为了一名老红军,每当提起这段往事,都会眼含热泪地说:“那一袋干粮,不只是食物,更是希望。”
这个故事虽然简单,却充满了人性的温暖与革命的信仰。它告诉我们,在最艰难的时刻,一个小小的举动,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,甚至影响整个历史的走向。
一袋干粮,看似微不足道,却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与牺牲。它不仅是物资的延续,更是精神的传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