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我国第一部字典叫什么?】在中国古代文化中,文字的整理与规范是语言发展的重要环节。字典作为记录汉字形、音、义的重要工具书,在历史长河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。那么,我国第一部字典到底是什么?它有哪些特点?本文将通过总结和表格的形式,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解答。
一、总结内容
我国第一部正式意义上的字典是《说文解字》,由东汉时期的著名学者许慎编撰。这部字典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结构的字典,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字典之一。它以小篆字体为基础,按照部首分类,共收录了9353个汉字,并对每个字的形、音、义进行了详细解释。
《说文解字》的出现,标志着汉字规范化、系统化的开始,为后世的字典编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范例。其影响深远,至今仍被学术界广泛研究和引用。
二、相关资料对比表
项目 | 内容 |
名称 | 《说文解字》 |
作者 | 许慎(东汉) |
成书时间 | 约公元100年(东汉和帝时期) |
字数 | 收录汉字9353个 |
字体 | 小篆为主 |
分类方式 | 按部首分类(共540部) |
主要内容 | 每字注释形、音、义,附有六书理论 |
历史地位 | 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的字典,被誉为“字学之祖” |
影响 | 对后世字典编纂、文字学研究具有奠基作用 |
三、结语
《说文解字》作为我国第一部字典,不仅是汉字研究的里程碑,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。它的出现,不仅推动了汉字的规范化,也为后来的文字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了解这部字典的历史背景和内容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汉字的演变过程和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