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梁鸿尚节译文】《梁鸿尚节》是出自《后汉书·梁鸿传》中的一段记载,讲述了东汉时期隐士梁鸿的高尚品德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。文章通过梁鸿与妻子孟光“举案齐眉”的故事,展现了他们夫妻相敬如宾、安贫乐道的精神风貌。以下是对《梁鸿尚节》的译文及。
一、译文内容(原文与现代汉语对照)
| 原文 | 现代汉语翻译 |
| 梁鸿,字伯鸾,扶风平陵人也。 | 梁鸿,字伯鸾,是扶风平陵人。 |
| 少孤,好学,有志节。 | 年少时失去父亲,喜好学习,有志向和气节。 |
| 家贫,不为章句,独好为古文。 | 家境贫困,不拘泥于章句之学,只喜欢研究古文。 |
| 好读《诗》《书》,不求闻达。 | 喜欢阅读《诗经》《尚书》,不追求声名显达。 |
| 及长,游太学,学成,还乡里。 | 长大后,到太学游学,学业完成后回到家乡。 |
| 乡里多以贤称。 | 乡里人都称赞他有德行。 |
| 后娶妻孟光,光年长,不嫁,父兄欲强之。 | 后来娶了孟光为妻,孟光年纪较大,不愿出嫁,父母兄弟想强迫她。 |
| 光曰:“我欲得贤夫。” | 孟光说:“我想找一个贤德的丈夫。” |
| 鸿闻而聘之,遂为夫妇。 | 梁鸿听说后便去迎娶她,于是成为夫妻。 |
| 夫妇俱隐居,不仕。 | 夫妻二人一同隐居,不入仕途。 |
| 劳作自给,不营产业。 | 亲自劳作维持生活,不经营家产。 |
| 有客过,鸿常为具食,光奉案齐眉,敬之甚谨。 | 有客人来访时,梁鸿常常准备饭菜,孟光端着饭盘,双手捧至眉前,恭敬地递上。 |
| 客人问曰:“夫人何以如此?” | 客人问:“夫人为什么这样恭敬?” |
| 光曰:“彼有德,吾敬之耳。” | 孟光说:“他有德行,我尊敬他罢了。” |
| 世人以此称慕之。 | 世人因此称赞并仰慕他们。 |
二、
| 项目 | 内容 |
| 出处 | 《后汉书·梁鸿传》 |
| 主题 | 讲述梁鸿与妻子孟光的高尚品德和夫妻相敬如宾的生活方式。 |
| 人物 | 梁鸿:隐士,好学、重节、不求功名;孟光:贤德、知礼、敬夫。 |
| 主要情节 | 梁鸿因德行被乡里称赞,娶孟光为妻,两人隐居山林,安贫乐道,以“举案齐眉”闻名。 |
| 寓意 | 强调品德高于功名,夫妻之间应互相尊重,生活简朴,追求精神上的富足。 |
| 影响 | 成为后世推崇的典范,象征夫妻恩爱与道德修养的结合。 |
三、结语
《梁鸿尚节》不仅是一篇历史人物的传记,更是一种人生价值观的体现。它告诉我们,在纷繁复杂的世俗中,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节操,才是真正的幸福之道。梁鸿与孟光的故事,至今仍能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