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18年上海买房的新政策是什么】2018年,上海市在房地产调控方面持续发力,旨在稳定市场、抑制投机炒房行为,同时保障居民的合理住房需求。这一年,上海出台了一系列新的购房政策,对购房者、开发商以及市场秩序都产生了深远影响。以下是对2018年上海买房新政策的总结。
一、主要政策
1. 限购政策进一步收紧
上海继续严格执行“认房又认贷”的限购政策,非沪籍居民需提供连续5年以上的个税或社保缴纳证明,方可购买一套房。此外,非沪籍家庭在本市无房且无贷款记录的,首付比例不低于35%;有贷款记录或名下已有房的,首付比例不低于50%。
2. 限贷政策更加严格
银行对房贷审批更为谨慎,尤其是对二套房和多套房的贷款额度限制明显提高。部分银行甚至暂停了对非本地户籍居民的贷款申请。
3. 加强房产交易监管
上海市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,打击“假离婚”、“代持”等规避限购的行为。一旦发现违规操作,将取消购房资格并列入诚信黑名单。
4. 调整公积金贷款政策
公积金贷款额度有所上调,但使用条件更加严格,如要求申请人连续缴存6个月以上,并且符合限购政策。
5. 加强商品房预售管理
对于新房销售,政府加强了预售许可证的审核,防止开发商捂盘惜售或虚假宣传。
二、2018年上海买房新政策一览表
| 政策类别 | 主要内容 |
| 限购政策 | 非沪籍需提供5年社保或个税,且仅可购一套房 |
| 限贷政策 | 首套房首付不低于35%,二套房首付不低于50% |
| 房产交易监管 | 打击“假离婚”“代持”等规避限购行为 |
| 公积金贷款 | 公积金贷款额度上调,但需满足连续缴存6个月以上 |
| 新房预售管理 | 加强预售许可证审核,防止捂盘惜售和虚假宣传 |
三、政策影响分析
2018年的政策对上海房地产市场起到了明显的降温作用,购房需求受到一定程度抑制,房价涨幅趋缓。同时,政策也提高了购房门槛,使得部分投资者退出市场,促进了市场的理性发展。
总体来看,2018年的上海买房政策以“稳”为主,强调调控与规范,为后续几年的市场平稳运行奠定了基础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