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罪不容诛的意思罪不容诛释义】“罪不容诛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犯下的罪行极其严重,以至于即使处以极刑也无法抵偿其罪过。这个成语在古代文献中多有出现,具有强烈的道德谴责意味。
一、成语释义
罪不容诛:意思是罪恶极大,即使死也不能抵偿。其中,“罪”指罪行;“不容”表示不能容纳、承受;“诛”是诛杀、惩罚之意。整体意思为:罪大恶极,无法用任何方式来弥补或惩罚。
二、出处与用法
该成语最早见于《汉书·王莽传》:“自古以来,未有若斯之甚者也,其罪不容诛。”后世多用于文学作品和正式文书中,强调对极端罪行的严厉谴责。
常见用法:
- 表达对某人行为的极度不满
- 强调犯罪后果的严重性
- 用于历史评价或文学描写中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成语 |
近义词 | 罪大恶极、十恶不赦、死有余辜 |
反义词 | 无罪可罚、罪不当罚、轻罪轻判 |
四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历史评论 | 这位奸臣所作所为,罪不容诛,应立即正法。 |
文学描写 | 他为了权力不择手段,最终落得个罪不容诛的下场。 |
法律报道 | 涉案人员被认定罪不容诛,法院将依法严惩。 |
五、总结
“罪不容诛”是一个表达强烈谴责的成语,适用于描述极端恶劣的犯罪行为。它不仅体现了对罪行的否定,也反映了社会对正义的追求。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,避免滥用导致语义失真。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罪不容诛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,更是一种文化价值的体现,提醒人们敬畏法律、遵守道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