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苟且偷安词语意思是什么】“苟且偷安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困难或压力时,只图暂时的安稳,而不思进取、不求长远发展。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贬义,多用于批评那些缺乏责任感和远见的人。
一、词语解析
- 苟且:指得过且过、勉强维持现状,不追求进步。
- 偷安:指在危险或困境中,暂时寻找安宁,不思进取。
合起来,“苟且偷安”指的是在不利的环境中,只顾眼前安逸,不考虑未来发展的态度。
二、出处与用法
- 出处:出自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夫战,勇气也。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。彼竭我盈,故克之。夫大国难测也,惧有伏焉。吾视其辙乱,望其旗靡,故逐之。”
虽然原文中并未直接出现“苟且偷安”,但后人常用此词形容类似的行为。
- 用法: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,常用于批评人的消极态度。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词语 |
近义词 | 得过且过、敷衍了事、停滞不前 |
反义词 | 奋发图强、积极进取、锐意改革 |
四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描述 | 使用示例 |
工作态度 | 他工作总是苟且偷安,从不主动学习新技能。 |
生活态度 | 在经济困难时期,有些人选择苟且偷安,不愿努力改变现状。 |
政治环境 | 面对危机,一些官员苟且偷安,不愿采取果断措施。 |
五、总结
“苟且偷安”是一个带有明显贬义的成语,用来形容那些在困境中只图眼前安逸、不思进取的人。它提醒人们要具备远见和责任感,在面对挑战时应积极应对,而不是逃避现实。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苟且偷安 |
含义 | 图眼前安逸,不思进取 |
出处 | 《左传》相关语境 |
用法 | 批评消极态度 |
近义词 | 得过且过、敷衍了事 |
反义词 | 奋发图强、积极进取 |
使用场景 | 工作、生活、政治等 |
通过了解“苟且偷安”的含义及其使用方式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,并避免陷入这种消极的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