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成语日暮途穷的意思】“日暮途穷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事情已经到了尽头,没有继续发展的可能。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文学作品,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丰富的内涵。
一、成语释义
成语名称:日暮途穷
拼音:rì mù tú qióng
字面意思:太阳落山了,路也走到了尽头。
引申意义:比喻事情发展到极点,无路可走,陷入绝境;也形容人或事物走到末路,无法再前进。
二、成语出处
“日暮途穷”最早见于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中的一段话:
> “今者项羽日暮途穷,势孤力弱。”
这句话描述的是项羽在楚汉战争后期,兵败如山倒,处境艰难,已无退路。后来,“日暮途穷”逐渐演变为一个固定成语,广泛用于文学和日常表达中。
三、成语用法
- 结构:联合式
- 语法功能: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
- 适用对象:多用于形容人、事、局势等处于困境之中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成语 |
近义词 | 山穷水尽、走投无路、穷途末路 |
反义词 | 柳暗花明、峰回路转、前途光明 |
五、使用示例
1. 他投资失败后,资金链断裂,最终走上了日暮途穷的地步。
2. 那家公司因管理不善,如今已是日暮途穷,濒临破产。
3. 尽管他努力挣扎,但面对强大的对手,终究是日暮途穷。
六、总结
“日暮途穷”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更是一种对现实困境的深刻描写。它提醒人们,在面对困难时,要冷静分析、寻找出路,而不是一味地沉沦于绝望之中。同时,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形容事物发展到极限的状态,具有很强的警示意义。
成语 | 日暮途穷 |
拼音 | rì mù tú qióng |
出处 | 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 |
释义 | 比喻事情或人生走到尽头,无路可走 |
用法 | 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 |
近义词 | 山穷水尽、走投无路 |
反义词 | 柳暗花明、前途光明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