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子母车位在规划指标上算几个指标?】在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中,车位的设置是衡量一个项目是否符合规范的重要指标之一。随着城市停车需求的增加,“子母车位”作为一种节省空间、提高利用率的设计方式,逐渐被广泛应用。但关于“子母车位在规划指标上算几个指标”,各地政策可能存在差异,因此需要明确其在不同情况下的计算方式。
一、什么是“子母车位”?
“子母车位”是指由一个主车位和一个次车位组成的一组车位,通常为两个车位共用一个车位线或部分空间,以节省面积。这种设计常见于地下车库或高层住宅的停车场中,尤其适用于空间有限的区域。
二、规划指标中的“车位指标”是什么意思?
在城市规划中,“车位指标”一般指按照国家或地方的相关规定,每个住宅或商业建筑需配置的停车位数量。例如,住宅小区可能要求每户至少配备1个车位,而商业综合体则根据建筑面积按比例配置。
三、子母车位在规划指标中如何计算?
根据目前多数城市的规划管理规定,子母车位在规划指标中通常只算作一个指标。也就是说,虽然它包含两个实际使用的车位,但在审批和验收时,仅视为一个车位单位。
不过,这一标准并非全国统一,部分地区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。以下是一些常见地区的处理方式:
地区 | 子母车位是否计为1个指标 | 备注 |
北京市 | 是 | 市住建委规定子母车位按1个计算 |
上海市 | 是 | 规划部门明确按1个指标计入 |
广州市 | 是 | 按1个车位计算,但需备案说明 |
深圳市 | 否 | 部分项目按2个指标计算(视具体情况) |
成都市 | 是 | 按1个指标计算,但需提供详细设计图纸 |
四、总结
综上所述,“子母车位在规划指标上通常算作1个指标”,这是大多数城市通行的做法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执行标准,建议在项目前期咨询当地规划管理部门,确保符合地方政策要求。
此外,在实际设计和申报过程中,应提前准备相关图纸和说明材料,以提高审批通过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