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如下:
慈母手中线,
游子身上衣。
临行密密缝,
意恐迟迟归。
谁言寸草心,
报得三春晖。
翻译成现代汉语可以这样表述:
慈祥的母亲手中的针线,
是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。
临别时她还在一针一线地仔细缝补,
担心儿子回来得太晚。
谁能说像小草一样微弱的孝心,
能够完全回报母亲如春天般深厚的恩情呢?
这首诗通过描绘母亲为孩子缝制衣物的情景,生动地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。诗中没有华丽辞藻,却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温馨的画面,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,感受到那份深沉而真挚的亲情。
孟郊以自己亲身经历为基础,将对母亲深深的感激之情融入诗中,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赞美母爱的作品,更是一份对天下所有母亲最诚挚的敬意。它提醒我们,在享受母爱的同时,也要学会珍惜和回报这份来之不易的感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