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古代诗词中,牧童常常作为田园生活的象征出现在诗篇之中。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牧童的生活场景,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与纯朴生活的向往。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五言牧童诗:
一、《牧童》唐·吕岩
草铺横野六七里,
笛弄晚风三四声。
归来饱饭黄昏后,
不脱蓑衣卧月明。
这首诗通过描写牧童一天的生活,展现了牧童的无忧无虑和田园生活的宁静美好。尤其是最后一句“不脱蓑衣卧月明”,更是将牧童的闲适与自在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二、《村晚》宋·雷震
草满池塘水满陂,
山衔落日浸寒漪。
牧童归去横牛背,
短笛无腔信口吹。
这首诗以牧童吹笛为线索,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傍晚图景。牧童骑在牛背上,随意吹奏短笛,表现出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。
三、《所见》清·袁枚
牧童骑黄牛,
歌声振林樾。
意欲捕鸣蝉,
忽然闭口立。
这首诗抓住牧童捕捉鸣蝉的一瞬间,刻画出牧童从活泼到专注的变化过程,充满童趣。
四、《牧童词》唐·李涉
朝牧牛,牧牛下江曲。
夜牧牛,牧牛度村谷。
荷锄却晒禾,归来灯火夕。
长歌出村路,谁家新妇织。
这首诗详细描述了牧童一天的工作生活,从清晨放牛到夜晚归来,再到第二天的劳作,展现了牧童的辛勤与朴实。
这些五言诗通过对牧童生活的细腻描写,让我们感受到古代田园生活的质朴与美好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