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小时不识月,呼作白玉盘。原文翻译及赏析】一、
唐代诗人李白的《古朗月行》中,“小时不识月,呼作白玉盘”是其中广为流传的诗句。这两句诗描绘了孩童对月亮的天真想象,将圆圆的月亮比作白玉制成的盘子,生动形象,富有童趣。
从文学角度来看,这句诗不仅展现了儿童纯真的视角,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诗意观察。通过简单的比喻,传达出一种质朴而美好的情感,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。
二、原文、翻译与赏析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原文 | 小时不识月,呼作白玉盘。 |
出处 | 李白《古朗月行》(节选) |
作者简介 | 李白(701—762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,被誉为“诗仙”。 |
字词解释 | - 小时:小时候。 - 不识:不认识。 - 呼作:叫作,称为。 - 白玉盘:白色的玉盘,比喻圆圆的月亮。 |
现代翻译 |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,把它叫做白玉盘。 |
诗歌背景 | 此诗为乐府旧题,李白借此抒发对人生、自然的感悟。诗中既有对童年记忆的追忆,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。 |
艺术特色 | - 简洁明快,语言质朴。 - 比喻贴切,富有想象力。 - 表达童真童趣,引发读者共鸣。 |
思想内涵 | 通过儿童视角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好奇,也暗含对人生阶段变化的思考。 |
文化影响 | 该句诗被广泛引用,成为描写月亮的经典名句,常用于诗词教学与文学创作中。 |
三、结语
“小时不识月,呼作白玉盘”虽仅寥寥数字,却蕴含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意境。它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,更是对童年纯真的回忆与致敬。在今天的阅读中,我们依然能从中感受到那份简单而纯粹的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