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大器晚成是什么意思】“大器晚成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道德经》:“大器晚成,大音希声。”意思是真正有才能、有作为的人往往在较晚的年龄才取得显著的成就。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早年不显山露水,但后来通过努力和积累,最终取得成功的人。
一、词语解析
词语 | 含义 |
大器 | 指有大才能、大作为的人或事物 |
晚成 | 指成就来得比较晚 |
二、出处与背景
- 出处:《道德经》第四十一章
- 原文:大器晚成,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。
- 解释:真正的伟大成就往往需要时间去酝酿和沉淀,不是一蹴而就的。
三、用法与例句
使用场景 | 例句 |
形容人 | 他年轻时默默无闻,没想到后来成了行业领袖,真是大器晚成。 |
鼓励他人 | 不要着急,你只要坚持下去,将来一定会大器晚成。 |
描述事物 | 这部电影虽然拍摄周期长,但最终成为经典,可谓大器晚成。 |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词语 |
近义词 | 厚积薄发、功到自然成 |
反义词 | 早慧、少年得志 |
五、文化内涵
“大器晚成”不仅是一种对个人成长的描述,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重视“厚德载物”的理念。它强调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天赋,更在于后天的努力、积累与坚持。
六、适用对象
- 年龄较大但事业有成的人
- 早期不被看好但后期崛起的人
- 强调过程重要性的场合
总结
“大器晚成”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,提醒我们不要急于求成,真正的成功往往需要时间的沉淀。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事业追求,都应该注重积累与坚持,相信“天道酬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