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柳永 望海潮中的 有三秋桂子指的是什么】《望海潮》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代表作之一,描绘了杭州的繁华景象与自然风光。其中“有三秋桂子”一句,历来被文人墨客所称道。那么,“三秋桂子”究竟指的是什么?下面将从不同角度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呈现。
一、
“有三秋桂子”出自柳永《望海潮》中“重湖叠巘清嘉,有三秋桂子,十里荷花”,意思是:在西湖和钱塘江交界的地方,风景秀丽,秋天桂花盛开,香气四溢,绵延数十里。这里的“三秋”并非指具体的三个秋季,而是形容时间长久或季节久远,常用来表示秋天的漫长和桂花的持久开放。“桂子”则是指桂花,象征着高洁、芬芳与吉祥。
在古代文学中,“三秋”也常用来表达思念之情,如“一日不见,如三秋兮”。但在此句中,更多是借“三秋”来形容桂花盛开的时节,营造出一种悠远而美好的意境。
二、表格展示
词语 | 含义 | 出处 | 作用 |
三秋 | 指漫长的秋天,也可引申为时间久远 | 《诗经·王风·采葛》:“一日不见,如三月兮;一日不见,如三秋兮。” | 表达桂花盛开时节的长久与浓郁 |
桂子 | 指桂花 | 古代诗词中常见意象 | 象征高洁、芬芳与吉祥,增添诗意 |
有三秋桂子 | 描绘杭州秋天桂花盛开的美景 | 柳永《望海潮》 | 增强画面感,突出杭州的美丽与富饶 |
三、文化背景补充
“三秋桂子”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,更寄托了作者对杭州的喜爱与赞美。柳永作为婉约派词人,擅长用细腻的语言描绘景物,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。此外,“三秋桂子”也成为后世文人吟咏杭州的重要意象,如南宋诗人林升在《题临安邸》中写道:“山外青山楼外楼,西湖歌舞几时休?暖风熏得游人醉,直把杭州作汴州。”可见“三秋桂子”在文化上的深远影响。
四、结语
“有三秋桂子”是柳永《望海潮》中极具代表性的句子,既表达了杭州秋天的美丽景色,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。通过对其字面含义与文化内涵的分析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诗句的深意与艺术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