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端方雅正是什么意思】“端方雅正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、举止或书法风格等。它由“端方”和“雅正”两个部分组成,分别表达了不同的含义,但整体上强调的是正直、庄重、典雅的特质。
一、词语解析
词语 | 含义 | 用法 |
端方 | 正直、端正、不轻浮 | 多用于形容人品、举止、态度等,如“为人端方”。 |
雅正 | 文雅、正统、合乎规范 | 常用于文学、艺术、书法等领域,表示风格高雅、规范得体。 |
二、整体释义
“端方雅正”整体上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、道德品质或艺术风格既正直端庄,又文雅规范,具有较高的审美和道德标准。
- 在人格方面:指一个人性格稳重、行为得体、有原则、不随波逐流。
- 在书法或艺术方面:指字体工整、结构严谨、风格古朴典雅,符合传统美学。
- 在文学或语言表达中:指语言庄重、用词准确、表达方式得体。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人物评价 | 这位先生为人端方雅正,深受众人敬重。 |
书法评论 | 这幅字笔力遒劲,结构端方雅正,颇具古风。 |
文学作品 | 作者的文字端方雅正,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。 |
四、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
1. 避免滥用:虽然“端方雅正”褒义明显,但不宜随意用于日常口语或非正式场合。
2. 区分“端方”与“正派”:“端方”更强调内在修养和外在表现的统一,而“正派”则更多指政治立场或道德选择。
3. 注意语境搭配:在不同语境下,“端方雅正”可能有不同的侧重,需根据具体情境灵活使用。
五、总结
“端方雅正”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词语,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“德”与“艺”的双重追求。它不仅是一种审美标准,也是一种做人做事的态度。在现代语境中,这一词语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,尤其在文化、教育、艺术等领域中被广泛使用。
关键点 | 内容 |
含义 | 正直端庄、文雅规范 |
使用对象 | 人品、书法、文学、艺术等 |
特点 | 兼具道德与审美价值 |
注意事项 | 避免滥用,注意语境搭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