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常常会听到“高利贷”这个词。那么,究竟什么是高利贷?它的利息又是多少呢?
首先,我们需要明确一点,高利贷并不是一个法律上的正式术语,而是一个民间的俗称。通常来说,高利贷指的是那些超出法定利率上限的贷款行为。在中国,根据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》,民间借贷的年利率超过36%的部分被视为无效。
具体来说,如果借款人在签署合同时同意的年利率超过了36%,那么这部分利息就属于高利贷范畴。例如,如果某人借了1万元,约定的年利率是40%,那么超过36%的那部分利息(即4%)就不受法律保护。
需要注意的是,虽然高利贷不受法律保护,但在实际操作中,许多放贷者仍然会通过各种手段收取高额利息。因此,我们在面对这类贷款时需要格外小心,避免陷入债务陷阱。
此外,为了避免陷入高利贷的困境,建议大家在需要资金时优先选择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服务。这些机构不仅提供合理的利率,还能够提供更多的保障措施,确保借款人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。
总之,了解高利贷的相关知识,掌握合法的借贷渠道,对于维护个人财务安全至关重要。希望大家在遇到资金需求时,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