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糟糠是什么意思】“糟糠”一词在汉语中常用来形容生活贫苦、条件艰苦的阶段,也常被用于比喻夫妻或朋友之间共同经历困难时期的情谊。这个词源自古代食物的制作过程,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。
一、
“糟糠”原指酒糟和谷皮等粗劣的食物,后引申为生活贫困时所吃的食物。在文学和日常用语中,“糟糠”常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共患难、同甘苦的关系,尤其是夫妻之间在贫穷时互相扶持的情谊。例如“糟糠之妻”即指一起度过艰难时期的妻子。
此外,“糟糠”也常出现在成语或诗句中,如“同甘共苦”、“相濡以沫”,表达一种深厚的情感联系和人生经历。
二、表格形式展示
词语 | 含义 | 来源 | 用法 | 示例 |
糟糠 | 原指酒糟和谷皮等粗劣食物,后引申为生活贫苦时的食物 | 古代粮食加工过程 | 多用于比喻共患难、同甘苦的关系 | “糟糠之妻不下堂” |
糟糠之妻 | 指一起度过贫穷时期的妻子 | 出自《后汉书》 | 表达对妻子的感激和尊重 | “他虽富贵,不忘糟糠之妻” |
同甘共苦 | 一起分享快乐,一起承担痛苦 | 出自《三国演义》 | 形容团队或伴侣之间的紧密关系 | “他们同甘共苦,最终取得成功” |
相濡以沫 | 用唾液互相润湿,比喻在困境中相互扶持 | 出自《庄子·大宗师》 | 强调在困难中的互助精神 | “在逆境中,他们相濡以沫” |
三、结语
“糟糠”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,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。它提醒我们在顺境中不要忘记曾经共度风雨的人,也让我们在面对生活挑战时,更加珍惜彼此之间的感情。